河池市中医医院
掌上医院

专家简介

更多

科室介绍

更多
河池市中医医院护士风采
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河池市中医医院护士风采

发布人:护理部点击率:

生命禁区的“守护神”

——记河池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护理团队

 

 

大脑是人的神经中枢,结构复杂而精细,稍有损伤,轻则功能缺失,重则危及生命。因此,大脑在临床上被称为“生命禁区”。一直以来,河池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的医护人员行走在这一“生命禁区”,以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以赤诚的爱心为患者服务,彰显着医者仁心与大爱无疆,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该院脑病科成立于2000年,是河池市最早成立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专业科室。在脑病科这个大家庭里,有一支由64名护理人员组成的优秀护理团队,她们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开展中医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组织落实中医护理方案,全面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始终坚持以“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核心”,以“让病人健康快乐,让家属满意放心”为服务宗旨,她们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心为病患服务,多次荣获“广西巾帼标兵岗”“河池巾帼标兵岗”“河池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河池市工人先锋号”等称号,被患者亲切地称为生命禁区的“守护神”。

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该院脑病科,探寻护理团队视患者如亲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的感人故事。走进宽敞明亮、整齐洁净的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映入眼帘的是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查房、诊断、救治、护理,一切都井井有条……脑病科病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护士上班的时候需要把每一分钟都用在病人身上,在工作紧张的时候,常常连喝一口水、去一趟厕所的时间也挤不出来。有的女护士已怀孕八九个月,或者刚刚生完孩子还在哺乳期,也顾不上休息,而是投入到紧张的护理工作中,像照料自家的父母一样,为病人开展护理服务和健康宣教。

为进一步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脑病科率先在市中医医院建立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该科护士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全体护理团队加班加点,不怕脏累、不计得失,从日常生活护理到各项基础护理和中西医治疗,再到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护理,事无巨细,一一落实。

临床工作中,护士们常年超负荷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们必须给病人定时测血压、观察瞳孔变化,还要为病人翻身、吸痰、滴甘露醇等。许多护士因此患上了下肢静脉曲张和鞘膜积液,可她们从没有怨言,脚上缠上弹力带,稍息片刻又开始一天的工作。不仅如此,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她们放弃了万家团聚的日子坚守在病房一线;她们舍弃了花前月下的浪漫去照顾病人;她们不怕脏和累,冲在拯救生命的第一线;繁重的工作任务没能将她们压垮,她们仍能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日夜守护在救死扶伤的一线病房。

有一次,脑病科护士周康秋为一名女性中年患者做生活护理时,患者感动地说:“小姑娘,太感谢你了!我活了半辈子,还是第一次享受到那么贴心的服务,不是儿女胜似儿女啊!”病房里,其他两位患者也连连称赞周康秋的护理工作无微不至。“患者的信赖和赞许是我最大的幸福。”周康秋说,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她的内心都感到无比欣慰。

一天夜里,广州开往重庆的列车停靠金城江站后,抬下来一位无身份信息、无家属、无支付能力,且深度昏迷的“三无病人”。病人送到市中医医院后,医院立即为他进行CTB超及血样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除脑梗塞外,还有晚期肝癌。患者送到脑病科后,护士立即为他擦洗身体,更换沾满屎尿的衣裤,并为他挂上点滴,翻身拍背,清洁口腔……

第二天,患者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洁白的病床上,看到的是面带微笑的护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通过与他交谈,护士长联系到了患者远在四川省贫困山区里的家人,这才得知,患者是拖着有病的身子到广州打工,在返乡途中病情加重,才晕倒在火车上。于是,护士们为他捐款,买来食品。脑病科还免去他600多块钱的医药费,并联系当地收容所,把他送回家。出院那天,这位患者满怀感激地拉着护士们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一名脑出血患者经多次抢救后病情虽然好转,但情绪极不稳定,甚至一度有轻生的念头。护士邓颖秀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常安抚患者的情绪,鼓励他战胜病魔。由于患者仍留置气管插管、胃管等,导致言语不便,细心的邓颖秀便经常通过书写便条的方式,与患者交心。渐渐地,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患者康复出院时,与邓颖秀聊天的便条,已是厚厚的一本书,这是她视患者如亲人的最好见证。这样的例子,在邓颖秀的护理生涯中还有很多,她也多次荣获“优秀护士”“优秀护理带教老师”“医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在医院组织的心肺复苏竞赛中获得理论竞赛一等奖、技能特等奖。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一位老师在该院脑病科治疗康复出院后,亲自和家人送来感谢信。信中写道:“我是一名脑血栓病人,在脑病科抢救室的8天时间里,护师韦雪杨一直守护在我身边,直到我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护士黄莹不论再忙,都抽出时间像女儿般为我做康复护理;脑病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像我的亲人一样,关心照顾我,他们用汗水诠释了白衣天使的神圣情怀。他们的贴心服务,如兰花将清香释放人间。”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很平凡的,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了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脑病科医护人员表示,将继续努力,用爱心关怀病人,循着前辈的脚步前行,打造成为河池中医的优质护理品牌。

 

 

 

 

甘洒汗水写春秋

——记市中医医院内一科护士长卢春艺

 

 

很多时候,当别人在庆祝佳节,她在值班待命,随时准备抢救;

很多时候,当深夜的电话铃声把她从梦中惊醒,她立刻把温暖、舒适抛在身后,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熟悉的岗位;

很多时候,她为了病人的安危,放弃了与亲人的团聚,甚至当痛失父爱之时,也坚持站好自己的一班岗……

她,就是河池市中医医院内一科护士长卢春艺。从事护理工作14年来,卢春艺以“患者至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服务了成千上万名患者。她凭借过硬的专业护理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突出的护理管理水平,带领团队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寒暑春秋,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内一科收治的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危重病人多,护理工作繁重。工作中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遇到抢救任务,她都是不顾一切地随叫随到,有时甚至都没有时间照顾家人。

记得去年一个寒冷的冬天,下午6点,卢春艺洗手正要下班时,急诊送来一个呼吸衰竭伴有支气管扩张的老年病人。她顾不上小孩还在校门口等着她去接,就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病人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嘴里、脸上满是痰液和血液,眼看就不行了,她二话不说冲上前,立即给患者取侧卧位,并往病人的嘴里塞进去两个手指,强行把痰液和血液掏了出来,接着又给老人吸痰、给氧、输液、上呼吸机……病人转危为安时,已是晚上730分。当她接到小孩时,小孩抱住她伤心地哭了:“妈妈,你怎么这么久没来接我,我以为你不要我了。”卢春艺也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宝贝,妈妈怎么可能不要你呢,病人也需要妈妈呀……”类似于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身为一名护士长,卢春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很高。工作中,她将“团队管理”的理念贯穿始终。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她加强培训考核,注重危重患者床边教学、规范危重患者交班,使患者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得到了良好的康复。她还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护理本科自学及函授考试,以弹性排班方式,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高效、优质完成。

每当工作中出现问题,卢春艺一定会面对面地“点评”护士的工作,并且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身为护士长,是不是我制定的工作流程有问题?是不是安排的人力不充足?是不是没有培训护士正确的方法?……正是她的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让护士们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于是,工作一旦出了问题,护士们不再互相推诿,而是主动上报、互相探讨,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在这样的一种管理理念之下,内一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多年来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科室被评为“先进集体”称号。在医院举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赛中,她带领的团队分别获得团体一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而她本人也先后斩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并在市级护理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全能二等奖。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她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优秀护理管理者。

 

柔心一片为病人

——记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苏云素

 

“苏秦转运浴皇恩,云天频现玄女魂。素怀医风医德正,柔心一片为病人。”这是一位病人写给河池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苏云素的一首藏头诗。诗的后两句,是她在“白衣天使”工作岗位上的真实写照。

10多年来,苏云素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患者,全程优质”的服务理念,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把爱心献给每一位患者,做患者的守护天使。

还是在外一科工作期间,有一次科室收治一位结肠癌的老年患者,病情危重,而且脾气急躁,对医生、护士处置极其挑剔,年轻医护人员都不敢为其诊治,就连他自己的儿女也被他“骂跑”了。护士长苏云素知道后,连续几天守候在该患者床旁,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亲自为他打针、喂药,做各项生活护理。同时,用成功病例鼓励他,并及时与家人沟通,给予患者关爱与支持。在她的耐心护理下,老人终于肯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安心养病,并最终康复出院。

医院成立重症医学科后,苏云素调入重症医学科工作。重症医学科是离死亡最近、也最充满希望的地方。在这个集中治疗危重患者、24小时无陪护的场所,护士们承担着几乎最繁重的护理任务,为病人刷牙洗脸、定时翻身拍背、端屎端尿……常常夜不能寐。而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头人,苏云素扛起了重担。

新抽调的护理人员技术力量参差不齐,且没有经过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如何让护士们快速适应新岗位?苏云素制订了详细的科室护士培训计划,给护士们列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及掌握重点。从微量注射泵的使用到呼吸机的监测数据分析、从人体解剖生理到常见重症疾病知识,通过系统的培训,科室护士们能熟练应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微量泵等各种抢救仪器设备,掌握了较为全面的重症监护技术。

科室危重患者多,护理任务重,每次抢救危重患者,苏云素总是到达现场,参与和指导抢救。一天下午要下班时,一位颅脑手术的患者忽然发生病情变化,她立即协助当班护士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样标本、实施心电监护、吸痰,组织现场抢救护理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饭都没有顾上吃一口,直到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她才下班休息。这样的工作场景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在她的带动下,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

因为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苏云素先后获得医院“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同时,由于一直努力提高自身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她先后获得了河池市“体表静脉留置针技术”竞赛个人三等奖、市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艾灸法及中医护理理论竞赛全能一等奖、危急重症理论知识和心肺复苏术竞赛全能三等奖等荣誉。

 

 

 

无影灯下的“绿衣天使”

——记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士黄美西

 

手术室的护士因为穿着绿色衣服,被患者亲切地称为“绿衣天使”。她们长年累月坚守在抢救病人的一线,默默坚守在无影灯下呵护病人,用博大的爱心、优质的服务,为无数患者点燃了生的希望。

对普通大众来说,手术室是神秘且有点可怕的,而对医护人员来说,这里是不分白天黑夜挥洒汗水的地方。日前,记者走访了河池市中医医院手术室,采访了十年如一日坚守手术台一线的护士黄美西,听她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一件件冰冷器械的传递,你输送的是最温暖的生命希望;一页页术前手册的编写,你绘就的是患者的生命宝典。两颊汗水中,你支撑着每一台手术的成功;一站数小时,你托举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之梦……这是一名患者康复后,写给黄美西的感谢信。作为一名手术室的“老护士”,她总是勤勤恳恳,恪尽职守,经常在节假日加班加点,听从护士长的安排站好每一班岗,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得到了外科医生、手术科室同事,以及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一次,一名4岁的患儿在该院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孩子来到手术室门口时,意识到这次看病与以往不同,被吓得死死抱住爸爸的脖子,哇哇大哭起来。“我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母亲,能够体会孩子需要承受得痛苦。”看到这一幕的黄美西,立即上前安慰患儿。“小宝贝,你看这是什么?”黄美西从办公室的包里拿出一个儿子常玩的“变形小勾机”玩具,交给患儿,并一起玩起来。被玩具吸引的患儿转移了注意力,哭声渐渐停下来。看到患儿情绪稳定了,黄美西趁机他说:“小宝贝,那你让姨妈给你打个针,把肚子里的虫虫拿走,病就好啦,好不好呀?”黄美西一边和声细语地哄着患儿,一边给他好针。不一会儿,患儿在黄美西的怀里安静入睡。患儿在熟睡中,顺利完成了手术。直到手术后患儿苏醒,嘴里还喃喃细语着要找黄妈妈。

还有一次,黄美西正在值夜班,接近凌晨时,一位脑外伤患者被送入科室抢救。抽血、开通静脉、配合手术……紧张的手术刚开始一会儿,爱人给黄美西打来电话:“儿子找不见了。”那时候,儿子还小,而且夜已经深了,要是孩子遇到危险怎么办。想到这些,她心急如焚。“可是,手术还没有结束,不论如何,我都不能脱下手术衣,抛下病人不管呢。”黄美西说,她调整好心态,抛下私心杂念,继续手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黄美西强忍思念儿子安危的煎熬,直到手术结束。在手术结束的那一刻,家人打来电话说找到儿子了,她愧疚的眼泪夺眶而出,瘫坐在手术台前。

她不记得有多少次,在值夜班时,家人半夜打来电话,说儿子发烧,她也只能回一句:“送去医院”。她说,对于家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愧疚。可是,每当她把成功脱险的病人推出手术室,看到焦急等候的家属舒展眉头,听到他们由衷的感谢,总能感到莫大的幸福的安慰。

有一种爱不求回报,有一种爱大公无私,有一种爱奉献了青春。如果把医院比作生命之树,护士就是那枝头上一片片绿叶。无影灯下黄美西身着象征生命的绿色工作服已经坚守10余个寒暑,对护理职业挚爱如初。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对职业的责任与热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用爱托起新生命

——记河池市中医医院助产士卢慧媛

 

要问什么样的工作最有价值、最容易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卢慧媛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助产士!而这,也是她默默耕耘了12年的工作岗位。10余年的“接生婆”生涯,几千个日日夜夜,市中医医院助产士卢慧媛已记不清曾与多少位产妇一起分享新生命到来的激动和惊喜,也记不清曾多少次切身体会到“白衣天使”这个光荣称号背后的苦和累,然而那份喜悦和感动,却在她心中历久弥新。

在产房里,卢慧媛的工作是对产妇实行“一对一”导乐式服务,即一位产妇由一位助产士专门守护。为了新生命能平安顺利地来到这个世界,卢慧媛和同事们常常要守候长达几个、十几个小时的产程,甚至更久。产程中,她们得随时用轻柔的语言去安抚、鼓励,给孕妇以生产的信心和勇气。接产中,她们不仅要有精湛、娴熟的助产技术,还要有敏捷的思维,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这是一个技术性强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记得有一次,卢慧媛负责为一位聋哑孕妇做导乐陪产。“准妈妈”一进入产房就非常紧张,卢慧媛坐在“准妈妈”的身边,握着她的手,用纸和笔与她交流沟通,教会她拉玛泽呼吸法(一种有效减痛分娩法),给她喂水、擦汗、按摩、更换护理垫,让她慢慢适应新环境。但由于“准妈妈”对宫缩阵痛非常敏感,加上饮食没有注意少量多餐,在卢慧媛正帮她按摩腰部的时候,她吐了,呕吐物溅了卢慧媛一身,空气中也弥漫着食物的酸臭味,那一刹那,卢慧媛真有撑不住的感觉。就在卢慧媛强忍着头晕继续为“准妈妈”按摩之际,忽然间看到“准妈妈”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紧盯着自己,充满了无助、内疚和不知所措,并强忍住阵痛要帮卢慧媛擦拭。那一刻,卢慧媛被产妇感动了,也被自己的工作感动了。后来,麻醉师对“准妈妈”实施了镇痛分娩术。4个小时后,产妇终于顺利分娩了一个3公斤的女婴。听到新生儿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声有力的啼哭,看到产妇欣喜的表情和感动的泪水,并朝自己一个劲儿地点头,卢慧媛感受到生命的阳光和希望,心里有说不出的轻松和愉快。

“都说‘又脏又累妇产科’,但是当我听到新生儿那第一声啼哭时,就什么都忘了。因为我的工作是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拉开人生帷幕的人。”卢慧媛笑着说,虽然没有固定假期、没有固定休息时间,还经常遇到委屈和误解,但选择这条道路,她无怨无悔,她愿意继续用真诚和微笑谱写生命之歌,在辛苦中感受奉献的快乐,在劳累中体会自身的价值。

由于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卢慧媛受到广大患者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先进个人”“优秀带教老师”等称号。

 

 

用爱播撒生命之花

——记河池市中医医院记脑病科护士邓颖秀

 

有一种职业,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它的艰辛;

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它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没有品尝过就不知道它的滋味。

这就是——护士,阳光下最平凡、最平淡、最单调的职业。河池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的护士邓颖秀,正是在这样的职业生涯中,播撒着她的生命之花,并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林而过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护理这份职业是普通的,琐碎的,辛劳的。邓颖秀与千万个护理姐妹一样,在护理工作中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在普通中收获成长,在辛劳中收获欣慰,在琐碎中体现人生的价值。

工作中的邓颖秀总是带着微笑,耐心地解答患者和家属的每一个疑问,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困难。她常说,能为病人解除病痛折磨、心理煎熬,自己也同样能得到快乐。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她总能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想问题,对于病人,她总是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来到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人,你们也要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儿女、孙女来看待,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找我们,不用怕麻烦。”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此,病人和家属时常夸她好说话,夸她所在的科室护理服务态度很好!

邓颖秀所在的岗位是脑病科的重症监护室,在这里,面对的都是病情危重的患者,病人大多都有肢体乏力、偏瘫等症状,工作强度和压力大,护理任务繁重。在忙碌的病房中,邓颖秀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尽管工作劳累,但每当看到一个个病危的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的时候,她就会感到特别欣慰和满足。曾经有一名脑出血患者,经多次抢救后病情虽然好转,但情绪极不稳定,不愿意再配合治疗,甚至一度有轻生的念头。护士邓颖秀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常安抚患者的情绪,鼓励他战胜病魔。由于患者仍留置气管插管、胃管等,导致言语不便,细心的邓颖秀便经常通过书写便条的方式与患者交心,了解他的需求,不断地给予他鼓励,安抚他的情绪。渐渐地,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康复出院时,与邓颖秀聊天的便条,已是厚厚的一本书,里面记载着患者从最初的厌世情绪到最后对脑病科护理工作的赞扬,这是她视患者如亲人的最好见证。这样的例子,在邓颖秀的护理生涯中还有很多。

“看似平淡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护理工作中,邓颖秀总是以提升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作为服务患者的首要前提,为此,她刻苦专研业务知识,努力提升临床实践技能,以娴熟的技术、热情的服务,在职护理业生涯中播撒着她的生命之花,实践着南丁格尔的诺言。由于她的刻苦用心,使她多次荣获“优秀护士”“优秀护理带教老师”“医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在医院组织的心肺复苏竞赛中获得理论竞赛一等奖、技能特等奖。

 

 

 

 

返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