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养生 >

冬天来了,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人:admin点击率:

冬天来了,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场景1

  年轻货车司机小莫经常要跑长途,最近,开车开久了,他就老犯困,甚至觉得有些恶心、头晕,这是怎么回事呢?

ͼƬ1.png


有一天他跟一名老司机攀谈起来,这才了解到,原来这些症状都是车内一氧化碳所致。一到冬天,小莫就喜欢上车关窗,开空调取暖,走长途时间长,一氧化碳在车里就越积越多。


一氧化碳中毒场景2

    在冬天洗个舒服的热水澡,更让人全身心放松,忘记时间的存在。大学生小美和小琴两人一起在校外租了一间出租屋,小美这天晚上八点多才回到宿舍,

ͼƬ2.png


结果发现小琴晕倒在卫生间旁边的地板上。小美意识到可能是热水器的问题,突然她自己也感到有些头晕,立马跑去窗边打开窗户透气。随后,她打电话给老师一起将小琴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证实小琴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场景3

马大伯住在农村,独居一屋,生活条件比较差。冬天一到,屋里没有暖气供应,靠生煤火取暖。这天,因天气较冷,他特意将炉火填满并将门窗紧闭,美美地躺在床上午休,结果他再也没醒过来。

ͼƬ3.png

马大伯死亡的原因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室内通风不良和煤球潮湿,都是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的“幕后黑手”。

因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疾病和死亡正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是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重要途径。那么您知道一氧化碳中毒是怎么来的吗?

它是怎么来的?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它都是在哪出现得多?

    根据近五年全国监测数据统计,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约占全部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95.8%。

ͼƬ4.png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炭火、土炕、火墙等取暖方式。

2.燃气、煤气热水器使用、安装不当或质量不合格。

3.煤气灶或煤气管道发生气体泄露等。

其他场所的它也是个狠角色

其他场所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ͼƬ5.png

1.集体食堂、餐馆、宾馆等饮食住宿服务单位取暖炉具、燃气、煤气设备及通风装置使用、安装或维护不当。

2.狭小密闭车库或地下室内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

3.汽车尾气排放、长期处于密闭的空调车内等。

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为事件的高发月份,12月至次年1月达到高峰,次年4月明显回落,5-10月份仅有散在病例发生。

面对它,我们该怎么预防?

★预防在意识

1.应广泛宣传室内用煤火时应有安全设置(如烟囱、小通气窗、风斗等),说明煤气中毒可能发生的症状和急救常识,尤其强调煤气对小婴儿的危害和严重性。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2.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这两种热水器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不使用超期服役热水器;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洗澡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冲凉时间不要过长。

3.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4.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时候及时地报警,有的还可以强行打开窗户或排气扇,使我们远离一氧化碳的侵害。

5.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不要直接放在卧室;如条件允许,晚上睡觉前最好将炉具搬到屋外。

紧急处理原则

【切断一氧化碳来源】

1.首先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管道煤气、熄灭炭火等设施设备。

2.避免使用打火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的物品

【迅速脱离中毒环境】

1.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

2.解开中毒者的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

3.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氧的消耗,有条件的尽快让患者吸氧。

4.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5.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迅速转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河池市中医医院 (宣)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