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中医医院
掌上医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
今年11月22日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古籍《群芳谱》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之后,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宜藏精藏阳,养精蓄锐,为来春的生机勃发作准备,河池市中医院专家提示:小雪养生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具体如何做?
起居调养
小雪是冬季第二个节气,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建议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防寒保暖要做好。
从这个节气开始,东北风刮得更频繁了。
在我们南方,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许多人不太留意,这样往往容易遭受风寒。要注意依据天气的变化来穿着,以自身感觉不冷为宜。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因此应多备冬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室内应保持适当的湿度,建议室内湿度控制在45%到65%RH之间,必要时可用加湿器,对于老年人、体质弱的人最好穿高领而且护腰的服装。尤其应该注意足部的保暖,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情志调养
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阴冷晦暗、阴雨纷飞,枯叶飘零,人容易引起感情志忧郁,少动懒言。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说明异常的情志活动,容易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累及五脏,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
清代医学家吴尚说过:“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其强调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的重要性。建议多听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音乐,让那美妙的旋律为你增添生活中的乐趣。
除此之外的饮食调养也不容忽视,医学大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曰:“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此季节最适宜的饮食有:
水果:首选香蕉(香蕉含有能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的物质)
饮品:荸荠豆浆饮(荸荠5个绞汁,兑入250克豆浆内煮熟,加入白糖适量)
菜肴: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水发香菇50克,二者加调味品同炒)
膳食调养: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鱼,可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栗子、花生、豆腐、木耳等。
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小雪时节谈入冬还为时尚早。因此在饮食选择上,仍以平和、易消化者为主,暂不适于过用温燥、滋腻之品。温润热粥最养生,热粥、热汤等膳食由于水分充足,汤液中富含各种食材的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吸收,一般更符合“秋冬养阴”的养生要求。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
党参枸杞粥:党参 15 克,枸杞子10 克,粳米100 克。上2味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煮粥,有补肝健脾益肾的功效。
运动养生
传统医学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增强体质的作用。动则生阳,运动对人体来说是特别重要的,生活中常常运动的人生病的机率相对较小,小雪节气的时候,应当以温柔的有氧运动为主,建议选择慢跑,或是瑜伽和打太极、八段锦的方法。
艾灸养生
在寒冷的冬季,一部分人群比较怕冷,经常手脚冰凉,这多半是阳气不足的原因。阳气是身体健康的根本,日常家居补充阳气最好、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中医艾灸。艾灸之前,可用四十度左右的热水泡脚,泡至全身微微发热,再用手心摩擦脚心,引火归元。然后艾条灸涌泉穴、太溪穴,来回旋转移动艾条进行回旋灸,有温热感为宜,每次行灸 10分钟即可,行灸时注意防止烫伤。